技術更多的是需要創新
紅銘硬質合金 2014-05-26 19:18
現在的用工難、用工荒,導致現在模具行業的技術工工資是一再調再調,然而,用工難的問題始終還是無法解決。
對于這個問題,紅銘鎢鋼一樣會面臨,以至在前兩年,幾乎都沒有再擴大生產,但是,經過這兩年的適應與摸索,紅銘還是總結出自己的一套辦法。
就拿紅銘鎢鋼當年從鎢鋼加工開始來說,買無心磨之前,當時有很多的人都勸我們,做鎢鋼加工沒有那么容易,你看給你們代工那一家,人家都做了二、三十年的鎢鋼加工了,你們都不滿意別人的技術,才想要自己做,但是,你們自己一點基礎都沒有,能達到人家的水平就不錯了,這不是勞命傷財嗎?最后經過多方面的考慮,紅銘鎢鋼還是決定一試。從買回來設備,對著說明書,外加從書店淘來一本磨床加工的書,兩個人守在機器旁邊,從開機學起,到不斷的嘗試,把幾根十幾個毫米大的鎢鋼,一直磨到二毫米,不斷的查資料,最終一天就把無心磨的加工技術算是基本掌握,至少能達到當時客戶的要求,紅銘鎢鋼做無心磨床加工這些年,從未在外請過師父,都是招人回來,自己培養。
現在,紅銘鎢鋼在制作粉末冶金模具、鐵硅鋁模具方面也是一樣,很多新產品,很多新形狀以前也沒接觸過,通過和客戶的溝通,虛心向相關行業的前輩請教。跟員工一起不斷的嘗試,把每一個人提到的要點、難點,通過理論的分析,加上員工的實踐,始終保持,任何技術的進步,都需要不斷的嘗試,未必能成功,代價是肯定要的,不管是時間還是財力,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,從中員工也學到了不少的新知識。
紅銘鎢鋼從此走出了一條和別人不同的路,技術靠自身的不斷研發創新,很少象某些企業,每次技術的進步,都靠從同行稍大些的企業去挖人(外部輸血才能解決),在大多數的時候都能保證自己的特色,穩步向前。